您当前所在位置:青岛医博肛肠医院 > 肛门损伤> 便血>

便血的发病机制

青岛医博肛肠医院 时间:2021-07-25

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便血的症状就要及时的接受治疗,千万不要大意,如果耽误治疗的话,后果不堪设想,就很容易产生其他的病症到时候就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了,同时也不利于身体的康复,下面内容对便血的发病机制做了详细的介绍,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介绍吧!

概述。

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(包括空、回肠,结肠与直肠)称下消化道。上述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出血称便血,即下消化道出血(hemorrhage of lower digestive tract(hematochezia)),表现为血液由肛门排出,或者血液与粪便一同排出,血色多呈鲜红或暗红。如病变在空、回肠或右半结肠,加之出血的量较少,出血速率较慢,则可排出黑便(柏油样便),此种情况易与上消化道病变所致的出血相混淆。

此外,当上消化道病变出血时,如出血量大,速度快,血液在肠腔停留时间短时,也可表现为肛门排出暗红、甚至鲜红色血便,此种情况也易与下消化道病变出血相混淆,以上二种情况必须加以鉴别。

发病机制。

1.下消化道疾病

(1)肛管疾病:痔出血是由于排便时腹内压增高,导致痔内静脉丛血压增高,加上硬粪块的直接擦损使痔破裂所致。肛裂在儿童可见蛲虫感染引起肛周瘙痒,抓破感染而形成,排便时剧烈疼痛伴有便血,量少而鲜红。肛瘘最常继发于肛管直肠周围脓肿,少数继发于肠结核。肛门附近,会阴部或骶尾部可见肛瘘外口,挤压周围可见脓液自瘘口流出。

(2)肠道炎症性疾病:如急性细菌性痢疾、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、肠结核、溃疡性结肠炎等,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不同部位肠黏膜的充血、水肿、糜烂、溃疡出血甚至坏死。表现为脓血便、血水便甚至鲜血便。

(3)肠道肿瘤:结肠癌、直肠癌、小肠恶性淋巴瘤等主要因癌组织破溃或淋巴瘤组织破溃,而表现鲜红色血便或伴有黏液与脓液的血便。小肠良性肿瘤,如小肠神经纤维瘤、平滑肌瘤、腺瘤等出血较少,但瘤体较大可引起肠梗阻。小肠血管瘤感染、破裂可引起急性大出血。

2.下消化道血管病变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肠系膜动静脉血栓形成,肠扭转、肠套叠等,因肠黏膜缺血、坏死、脱落,肠管发绀、水肿和大量浆液渗出,全层肠壁坏死,大量血性液体渗出,可出现腹泻排出暗红色血便。

3.全身性疾病 发病机制参见上消化道出血(呕血与黑便)。

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学习,相信大家对于便血这一症状有了更好的认识,得了便血千万不要害怕,一定要及时的看医生,在治疗期间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,多吃一些有利于身体消化吸收的食物,并且每天坚持适当的锻炼有助于身体的恢复。